4個構面,依據組織結構,將公司的願景與戰略轉化為公司各個部門
1. 財務:要在財務方面取得成功,應向股東展示的公司經營策略
2. 顧客:要實現願景,應向顧客展示公司產品或服務價值
3. 內部流程:滿足顧客和股東需求,提供具有優勢和領先的服務或產品
4. 學習與成長:為實現願景,該如何來適應時代變化和發展
這些目標間必須有因果關係、環環相扣,例如欲獲利需提升銷售量,達成高業績則需要改善流程,這又需從員工學習扎根做起。
3大流程建立,通過圖、卡、表來實現願景的策略地圖
管理者們訂定達成策略的目標,辨別成功的關鍵因素,以及經過市場競爭分析,將目標轉換成一組數字指標,如市場份額、客戶留住率、客戶獲得率、顧客滿意度、顧客獲利水平等,將有助於策略的整合與聚焦,並凝聚成員精力和能力,為長期目標而共同努力。
1. 集合資深主管,畫出策略地圖。
訂定企業品牌願景,透過跨部門協作共同規劃,策略方向由願景向下結合企業長短期發展,並經由跨部門間合作,讓各單位可以採用績效衡量指標,進而讓員工可了解自己的行動如何互相影響、導致最終成果。例如,提高員工技能→減少流程錯誤→顧客滿意度提高→市占率增加→營收成長。
2. 找出與策略連結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並設定目標值。
加強企業內部溝通與教育,利用各種不同溝通渠道來提高員工能力,為公司組織創造價值,以「平均員工生產力」「職位適任率」為KPI,分別設定目標值。
3. 找出行動方案,結合預算與獎酬制度,並定期回饋。
確保組織有足夠的動機與資源,每年、每季、每月績效衡量指標的具體數字,結合公司的計劃和預算,達成策略目標,並定期檢討執行成果。例如,提高員工生產力這項KPI的行動方案是重新制訂人才發展計畫,再結合預算與獎酬設計,每月檢核並因應組織發展策略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