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目標管理
成果評價3階段:
1.部屬先做自我評價成果-照預期目標達成、未達到預期目標、或超過預期目標。
2.主管和部屬會談,以部屬的自我評價為中心,會談結果達成協議時,最後由主管評估。
3.召開成果發表會,將評估結果作為晉升,加薪及考核的參考。
目標管理要求組織內的每一個人與各級部門全力配合組織目標,對於份內工作設定目標、決定方針、設定進度,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達成,再進行定期檢討、評核成果,作為下期設定目標與方針的參考,並周而復始循環,讓一個組織能順利實施目標管理、強化該組織的功能。
執行步驟:
1.與當事人溝通並確認組織、部門與團隊的目標為何。
2.與當事人溝通並確認其關鍵職責(主要目的)為何,該做什麼?為什麼做?如何做?預期成效為何?
3.組織設置該職位的主要目的、任務性績效、單位或團隊目標,透過需求和關鍵職責的連結中,確認出該員在職位上需具備的行為表現、才能與創造價值。
4.與該員工確認任務性績效後,可針對每項任務性績效共同討論出期望的行為產出,即為工作目標。工作目標設定時,應考慮對客戶需求的貢獻度、創造客戶價值流程中展現的工作精熟度與提高精熟度所需的才能與態度。
5.當員工的目標達成不能反應到組織的財務價值上(無論是增加利潤或成本的節省),這樣的目標毫無意義,因此對財務價值的貢獻亦為工作目標設定中應考慮的構面。